元宵由来
始于东汉明帝时期,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,点灯敬佛的做法,就令士族庶民都挂灯,往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在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“阖家团聚”不同,元宵节更强调“普天同庆”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。人们赏花灯,猜灯谜,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,推向又一个高潮,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。
元宵习俗
元宵习俗一:吃汤圆
元宵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,属于节日食俗。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,先拌馅料,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,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。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,倒上江米粉,“筛”起来,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,就成了元宵。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。皆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,年年欢聚。
元宵习俗二:闹花灯
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,始于西汉,兴盛于隋唐。隋唐以后,历代灯火之风盛行,并沿袭传于后世。
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,各式各样的花灯,在正月十五当天晚上,营造了一片“火”的海洋,人们都乐在其中;花灯除了为佳节添加了喜庆的氛围,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祈福的方式,以此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。
元宵习俗三:舞狮子
舞狮,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,古时又称为“太平乐”。舞狮有南北之分,南狮又称醒狮。狮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,每头狮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,一人舞头,一人舞尾。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狗或者其他瑞兽(如貔貅、狮子)的样子,作出各种形态动作,以图喜庆与吉祥。在表演过程中,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,非常富有阳刚之气。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,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,长盛不衰,历代相传。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,有华人之处,必有舞狮,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,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,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。
元宵习俗四:猜灯谜
猜灯谜又称打灯谜,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,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,民间都要挂起彩灯,燃放焰火,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。
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,所以响应的人众多,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。灯谜增添节日气氛,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元宵祝福
赏花灯,闹元宵,好运问候来得早,一身快乐最美好,快快乐乐人生高,吃汤圆,看月圆,吉祥如意来陪伴,一句幸福乐心田,和和美美好梦圆。煮一壶月光,融化岁月风霜,点一盏花灯,照亮四海温情,上元节安康。灯火映万家,团圆共此时,元宵元宵,祸患全消,愿山河无恙,人间皆安,家圆,月圆,人团圆。
元宵元宵,团团圆圆。过了元宵也代表着假期将要接近尾声。假期过后忙碌的学习生活又会回到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的身边。休闲娱乐之余也别忘记了好好复习准备开学的期末考试哦!正值元宵佳节小锦祝大家元宵快乐,阖家幸福!
图文 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官微